您现在的位置是:综合 >>正文
3%,彰显中国经济强劲韧性与旺盛活力
综合691人已围观
简介本报评论员 栗玉晨事非经过不知难。面对诸多前所未有的挑战,中国经济GDP增速实现3%,得益于中国经济潜力大、韧性强、回旋空间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靠的是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立足疫情防控和经济 ...
本报评论员 栗玉晨
事非经过不知难%面对诸多前所未有的彰显中国挑战,中国经济GDP增速实现3%,经济得益于中国经济潜力大、强劲韧性强、韧性回旋空间足,旺盛长期向好的活力基本面没有改变,靠%是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立足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彰显中国统筹发展和安全,经济加大宏观调控的强劲力度。中国的韧性发展从来都是在应对挑战中前进的。只要我们有战胜任何艰难险阻的旺盛勇气、智慧和力量,活力就一定能够毕力同心%苦干实干,创造新的发展业绩。
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2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超过120万亿元,同比增长3%。面对风高浪急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2022年国民经济顶住压力持续发展,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充分彰显出中国经济的强劲韧性与旺盛活力。(相关报道见A3版)
事非经过不知难。2022年,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地缘政治局势动荡不安,世界经济下行风险加大。此外,国内经济受到疫情散发多发、极端高温天气等多重超预期因素反复冲击,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持续演化,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面对诸多前所未有的挑战,中国经济能够交出这样的成绩单殊为不易、成之惟艰。
GDP增速实现3%,得益于中国经济潜力大、韧性强、回旋空间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从2022年开年我们就看到这样一本大账: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占全球经济比重预计超过18%;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基本达到高收入国家“门槛”;民营经济作为国家税收的主要来源,贡献了超过五成的税收,担负起我国出口总额“半壁江山”;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1%,就业形势总体稳定;拥有全球最大的市场腹地和规模最大的中等收入人群,以及1.7亿多接受过高等教育或专业技能训练的人才禀赋,等等。所有这一切,都为进一步激活经济潜力、增强经济韧性、拓宽回旋空间提供了有力支撑。
GDP增速实现3%,靠的是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立足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大宏观调控的力度。稳健有效的宏观政策、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微观政策、着力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的结构政策、扎实落地的科技政策、激活发展动力的改革开放政策、增强发展平衡性协调性的区域政策、兜住兜牢民生底线的社会政策之间有机协调,形成推动发展的合力。
与此同时,因时因势优化完善疫情防控举措,让疫情防控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降到最低。正是依靠强有力的调控政策,才有了经济顶住压力的企稳回升,才有了全年城镇新增就业超额完成预期目标,才有了与欧美等主要经济体高通胀形成鲜明对比的价格形势平稳、外汇储备余额稳居世界第一。
GDP增速实现3%,与前些年相比看似并不高。然而,我们必须看到,这不仅是在内外部环境极其严峻复杂的条件下取得的,其背后更折射出高质量发展所蕴藉的新发展格局。横向看,据IMF最新预测,美国、日本2022年GDP增长都不会超过2%。在这么多超预期因素反复冲击下,我国GDP3%的增速是一个比较快的增长速度。
纵向看,粮食生产的“十九连丰”背后是结构更加优化;工业增加值和制造业增加值均居世界首位的背后是实体经济进一步充实;建成全球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网络基础设施的背后是开辟新赛道的新探索;登记在册的市场主体近1.7亿户背后是营商环境的持续改善;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超过7%的背后是创新驱动战略全面实施,新动能引领作用日益凸显。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当我们为来之不易的成绩倍感欣慰的同时,也必须看到,当前国际环境依然在复杂演变,世界经济增长动能在趋缓,全球贸易形势不容乐观;国内经济恢复的基础还不牢固,企业生产经营困难还比较多,科技创新能力还不够强,就业方面困难还不少,推动经济整体好转仍然需要付出艰苦努力。
中国的发展从来都是在应对挑战中前进的。只要我们有战胜任何艰难险阻的勇气、智慧和力量,就一定能够毕力同心、苦干实干,创造新的发展业绩。
Tags:
下一篇:黄光裕退货
相关文章
南博会这10年:两“变”一“不变”,解码中国
综合中新网昆明11月22日电 记者 胡远航)在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叠加背景下,已走过10年历程的中国—南亚博览会下称“南博会”)19日—22日如期在云南昆明举行。中国与南亚东南亚各国一道,总结过往经验,共谋 ...
【综合】
阅读更多小摩:维持港交所增持评级 目标价430港元
综合小摩发布研究报告称,维持港交所00388)“增持”评级,目标价由460港元降至430港元,反映盈利预测调整。报告中称,该行将于港交所公布今年首季业绩后更新模式预测,并将2022-24年每股盈利预测下调 ...
【综合】
阅读更多创投新循环:LP撕投资人,投资人骂创业者
综合创投新循环:LP撕投资人,投资人骂创业者资本市场行情好的时候,LP、投资人和创业者,是手牵手一起奔向财富自由的好帮手。近几年,行情冷淡之际,“正循环”没有了,他们之间生成了互相推诿、甩锅的新组合。作者 ...
【综合】
阅读更多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友情链接
- 招商局置地前9个月合同销售总额约335.98亿元
- 人民日报:开创了我国改革开放新局面——新时代的历史性成就和变革③
- 美国30年期抵押贷款利率破7%!房价增长就此戛然而止?
- 加仓新能源车和白酒!首份基金三季报出炉,看好三大方向,风格要切换?
- 国产车载OS破局要多久?业内观点:需五到十年时间持续突破
- A股四季度行情如何开启? 博时基金黄健、南方基金茅炜、招商基金王景三大头部公募把脉投资机会
- 美联储副主席:紧缩政策已冲击经济基本面 未来加息将非常谨慎
- 私募圈“赛道基金”乍现,神农投资设白酒主题基金 线上线下同步引流,操刀人还带货白酒
- 飞利浦跌超12% 预计Q3、Q4可比营收将下滑5% 远低于此前指引
- 年内60家公司71位高管调整 险企频频变阵为哪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