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创优品董事长被指套利数亿美元,门店数量增长,亏损额却显著扩大

来源: Real消费
当地时间7月26日,名创美国做空机构Blue Orca抛出一份做空名创优品的优品亿美元门报告。该报告直指这家零售商的董事店数高管和内部人士秘密持有数百家门店,特许经营的长被长亏商业模式“是一个谎言”,并认为该公司董事长通过内部交易从上市公司套利数亿美元,指套著扩还指出公司营收及特许经营费逐年下降,利数量增谎称了自己的损额商业模式,名创优品并非是却显“轻资产、高利润的名创独立特许经营模式”,其数百家门店由名创优品高管或与董事长关系密切的优品亿美元门个人秘密拥有和经营,并非独立特许经营,董事店数实际利润率要低于其市场披露的长被长亏数据。
报告指出,指套著扩名创优品董事长叶国富通过与上市公司名创优品合资建立企业,利数量增转移了上市公司IPO时的损额数亿元募集资金。
名创优品另外四个地产开发项目,包括一个价值100亿元的物流和研发中心,并非由名创优品实际拥有,而是由叶国富通过一个分层的BVI离岸控股结构控制。
收入下降、特许经营费用下降,以及众多门店关闭,名创优品是“衰退中的零售商”,表明这家企业正走向衰弱。
受沽空报告的影响,名创优品美股港股股价双双大跌。截至7月27日港股收盘,名创优品港股股价大跌10.87%,报12.46港元每股,创港股上市以来新低。其隔夜美股收盘跌幅则达到了14.98%,报6.13美元每股。
7月27日,名创优品在港交所发布自愿公告回应称,该报告毫无依据,且包含有关本公司资料的误导性结论及诠释。公司董事会决定成立由独立董事徐黎黎、朱拥华及王永平所组成的独立委员会,以监督就该报告中相关指控所开展的独立调查。
7月28日美股盘前,名创优品在官网发布英文新闻稿,就美国做空机构Blue Orca提出的三大质疑逐一反驳,表示目前公司的内部调查已实质性完成,独立调查委员会得出结论做空报告中的相关指控毫无事实依据。
时隔两天,名创优品长文反驳做空机构报告。名创优品在新闻稿中回应称,这份报告中关于公司特许经营业务模式的指控毫无依据。
名创优品称,过去,有一些名创合伙人曾要求公司在一些行政工作上向其提供协助,例如向当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公司注册。
公司部分员工可能发现有必要或出于便利,自发向当地主管部门提供他们的姓名和联系信息,这些信息进而出现在名创合伙人门店的注册备案上。
此外,名创优品称做空报告中的“620多家”门店这一数据也是失实的。名创优品称,其员工按上述方式提供其姓名所涉门店数量仅占总门店数的极小一部分,目前,仅有3家名创合伙人的门店的注册备案中涉及名创优品基层员工的姓名。
名创优品还否认了公司管理层或其亲属的姓名出现在名创合伙人门店的注册备案中。最后,名创优品强调,“在任何情况下,以上所述均不表示,这些独立经营的门店仅仅因为获得公司或公司员工提供临时性行政协助而成为本公司拥有或控制的门店。”
对于名创优品被Blue Orca指控其董事长叶国富,称其通过内部交易从上市公司抽走了数亿美元。这笔“可疑的”内部交易涉及名创优品与董事长叶国富成立合资公司在中国购买土地。
对此,名创优品也在新闻稿中回应称这项指控也“毫无依据”。新闻稿披露,叶国富为获得合资企业80%的股权,分别于2021年2月2日、同年2月4日及同年5月25日向合资企业注资2.23亿元、3.20亿元及2亿元,其中2月4日的注资为叶国富通过其拥有及控制的另一家公司贷款取得。叶国富向合资企业注资合计约7.43亿元,在公司收购叶国富所持合资企业股权时,独立第三方估值师对合资企业估值超7亿元,均超收购价6.95亿元。
最终,名创优品认为沽空报告对业务前景的描述毫无依据。例如,名创优品降低授权费并非名创优品陷入困境的迹象,而是名创优品为激励名创合伙人在中国三线及以下城市开设门店而深思熟虑的战略的一部分,该战略获得成功。此外,名创优品在中国三线及以下城市的门店数量从2019年6月30日的806间增加到2021年12月31日的1307间。
据名创优品财报显示,2019财年到2021财年,名创优品营收分别达93.95亿元、89.79亿元和90.72亿元,2020财年、2021财年营收增幅分别为-4.43%、1.03%,营收增幅较小。
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0财年,名创优品每年新开门店497家、527家。名创优品总门店数从2020年底的4514家达到2021年底的5045家。
虽然门店增长,营收表现也还可以,但2019财年到2021财年,名创优品归母净利润分别亏损2.94亿元、2.60亿元和14.29亿元,长期巨额亏损难免引发外界质疑。
相关文章
-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 广东省统计局近日公布了1-10月广东经济运行简况。广东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狠抓稳经济各项举措落地见效,经济运行总体稳定。从今年前10个月广东主要经济指标来看,工业增速保2025-07-06
三天两笔交易额超20亿美元,本土ADC药企的Lincense-out潜藏着什么投资逻辑?
编辑 | 陈菲遐交易总金额超过20亿美元的两笔License-out授予许可)项目,给冰冷许久的创新药投资市场注入了一丝暖意。7月26日,002422.SZ)子公司科伦博泰与美国药企默沙东达成治疗实体2025-07-06转债新规落地,二季度公募持仓可转债市值创新高,银行转债最受青睐,还能继续配置吗?
财联社8月8日讯记者 黎旅嘉)今年以来,可转债市场持续扩容是A股的一大特点。除了发行规模接近1300亿元,两市可转债存量规模也已达到7790.07亿元。与此同时,二季度,公募基金持有可转债市值为2782025-07-06我国7月份出口增速超市场普遍预期 贸易顺差1012.6亿美元,扩大81.5%,创历史新高
来源:证券日报 本报记者 刘 琪我国进出口增速进一步加快。8月7日,海关总署公布数据显示,按美元计价,7月份我国进出口总值5646.6亿美元,同比增长11%。其中,出口3329.6亿美元,同比增长12025-07-06- 受损股民可至新浪股民维权平台登记该公司维权:http://wq.finance.sina.com.cn/ 关注@新浪证券、微信关注新浪券商基金、百度搜索新浪股民维权、访问新浪财经客户端、新浪财经首页都2025-07-06
- 黄灵灵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在证监会统筹指导下,深圳证券交易所近日牵头召开“交易所市场信用保护工具进一步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座谈会”。会议就组合型信用保护工具及中国结算适当放宽受信用保护债券入库标准等政策进2025-07-0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