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新房价格最高可下调20%?知情人士:消息为真,但还未执行

  发布时间:2025-07-06 21:07:49   作者:玩站小弟   我要评论
近日,有消息称,广州市已对新项目备案价进行动态调整,“一房一价”由原来按楼栋均价正负6%调整为可上浮10%、下浮20%。对于上述消息,某房企知情人士对第一财经表示,目前这个政策已经在准备,但还没有真正 。

近日,广州有消息称,新房息广州市已对新项目备案价进行动态调整,价格“一房一价”由原来按楼栋均价正负6%调整为可上浮10%、最高真但执行下浮20%。可下

对于上述消息,调知某房企知情人士对第一财经表示,情人目前这个政策已经在准备,士消但还没有真正的广州执行,涉及区域为广州市黄埔区,新房息其他区域的价格情况还未知。

广州一房产中介也对第一财经表示,最高真但执行上述消息是可下真的,但是调知还没有落地执行。另外,情人其表示,开发商拿地的价格也不便宜,即使楼盘降价,开发商也得有利润才行。

也有房产中介对记者表示,上述消息属实,范围涉及整个广州市,其表示,整个政策让开发商有了较大的调价空间,但并不是每个楼盘都会降价20%,例如位于黄埔区知识城片区的大平层,属于稀缺的产品,其降价幅度就不会有20%那么大。

广东省规划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表示,“一房一价”的本质作用是限制房价上涨,引导开发商合理定价和市场预期。而目前,市场发生很大变化,高价改善盘卖的好,甚至供不应求,低价刚需盘却去化难,因此,需要实时调整限价政策,部分盘可以实时涨价,部分盘可以降价促销。

李宇嘉表示,针对不同购买力,差异化的定价政策,可以达到精准营销,加速去化,既能实现销售规模,还能稳定市场预期,也能降低普通购房者的购房门槛。对广州这样的一线城市来说,包括黄埔在内的中心城区,房屋供求矛盾大,供求匹配难度大,通过价格引导以稳定预期和购买力是长期策略。

自2021年4月开始,广州楼市进入密集的调控期,加之房企暴雷等因素影响,广州楼市随之下行。中原数据显示,2021年下半年,广州新房成交量快速下滑,成交套数同比下降28%。

由于未有限购、限售等实质性楼市松绑政策出台,广州楼市低迷的情绪持续发酵。2022年上半年,广州新房成交39618宗,同比下跌35%,近5年中排名第三,低于2019、2021年同期水平;二手房共成交42002宗,同比大幅下降44.2%。

过去的8月份,广州新房网签6125宗,环比下跌3%,比去年同期成交下跌9%;二手住宅成交量为7890宗,环比微涨6.0%,同比减少7.6%,成交未能突破8000宗大关,整体仍处相对低位。

中秋假期,广州楼市销售情况也不乐观。中指研究院数据显示,今年中秋,广州新建商品住宅的成交面积为4万平,日均成交面积同比减少56%。

从价格来看,增城等外围区域的降价幅度比较明显。记者了解到,与2020年比起来,广州增城区有新建商品住宅的降价幅度达20%,另外,也有业主降价超100万亏本甩卖二手房。

  • Tag:

相关文章

  • 打嘴仗造不好电动车

    在中国,造一台电动汽车难不难?新造车公司说“不难”。先请人编几页制作精良的PPT,创作几句能轻松上热搜的“金句”,再把几百家知名供应商logo贴上背景板,烧钱开几场阵仗宏大的发布会,最后找一家苟延残息
    2025-07-06
  • 一宝马车自燃,被判赔40万!客服:与召回5.7万辆混动车无关

    转自:中新经纬中新经纬8月18日电 牛朝阁)近日,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布了一则二审法律文书,案件涉及一辆华晨宝马汽车自燃,法院二审维持原判:该车自燃系质量缺陷,相关方赔偿车主402705元。7月29日,在
    2025-07-06
  • 网友建议千亿巨头长春高新停止回购:增发融资搞新能源 别一条路走到黑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今日早盘,大幅低开,盘中一度触及跌停,截止发稿,股价跌3.51%,报195元。连续两日大幅下跌后,长春高新几乎跌去过去两个月的全部涨幅,最新价相
    2025-07-06
  • 检察机关依法分别对仲维良、王斌全决定逮捕

    辽宁检察机关依法对仲维良决定逮捕辽宁省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仲维良正厅级)涉嫌受贿、国有公司人员滥用职权一案,由辽宁省监察委员会调查终结,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经辽宁省人民检察院指定管
    2025-07-06
  • 砍生产基地、研发管线,创新药企能否砍出未来?

    作者/季媛媛资本市场的“寒气”正在传导给创新药企。继多家知名创新药企宣布关停或出售产业化基地后,又有知名药企宣布调整研发管线布局。近日,和黄医药发布公告称,为应对当前影响全球生物制药行业具有挑战性的市
    2025-07-06
  • 营收占比55.9% 平安银行零售业务“挑大梁”

    来源:保险报本报实习记者 许予朋8月18日,发布2022年半年度业绩报告并召开业绩发布会。作为第一家“交卷”的股份制银行,上半年,平安银行继续巩固零售特色,资产质量保持平稳,在服务实体经济方面取得了一
    2025-07-0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