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鬼”京东金融超5000个 揭秘假冒金融类APP诈骗套路

  发布时间:2025-07-06 12:19:14   作者:玩站小弟   我要评论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本报记者 聂国春以借贷或者投资为幌子,通过制造账户异常等手段骗取用户缴纳保证金、验资费等各种费用,当下正在成为假冒金融类APP的诈骗套路。近期,国家网信办反诈中心以下简称反诈中心) 。

原标题:“李鬼”京东金融超5000个 揭秘假冒金融类APP诈骗套路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

■本报记者 聂国春

以借贷或者投资为幌子,李鬼通过制造账户异常等手段骗取用户缴纳保证金、京东金融揭秘假冒金融验资费等各种费用,诈骗当下正在成为假冒金融类APP的套路诈骗套路。近期,李鬼国家网信办反诈中心(以下简称反诈中心)监测发现多起假冒投资或借贷平台进行诈骗的京东金融揭秘假冒金融事件。

假冒金融类APP骗局泛滥

反诈中心监测发现,诈骗诈骗分子假冒京东金融、套路马上金融、李鬼360借条等平台,京东金融揭秘假冒金融推出大量“李鬼”式APP,诈骗以相似标志和产品介绍以假乱真,套路以“小额返利”等诱导网民进行访问下载,李鬼进而实施诈骗。京东金融揭秘假冒金融

今年2月,诈骗河北省姜某下载了假冒“”APP进行相关投资操作。其间姜某收到一条信息,显示其进行了一笔20万元的第三方汇款,因未报备属于违规操作,且已移交风控部门处置,姜某需缴纳20%的风险保证金4万元,否则账户将被冻结,姜某转账后发现被骗。

类似的“李鬼”APP还有很多。反诈中心数据显示,今年以来,该中心排查打击假冒APP4.2万个,并纳入国家涉诈黑样本库。目前,国家涉诈黑样本库已涵盖并处置涉诈网址380.4万个、APP51.4万个。

7月1日,反诈中心还公布了一批经常被假冒的APP名单和典型案例。名单显示,排名前十位的被假冒APP名称依次为京东金融、有钱花、拍拍贷、马上消费金融、360借条、宜人贷借款、海尔消费金融、平安好贷、易开花和东方财富。其中,已发现并打击假冒京东金融APP高达5677个,假冒有钱花和拍拍贷APP的数量均超过1000个。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诈骗平台甚至宣称具有“国企背景”,以“国字头”名义吸引用户,以“拉人头”模式发展下线。

起底两类“李鬼”APP诈骗套路

“李鬼”APP是如何实施诈骗的呢?记者分析反诈中心公布的典型案例发现,这些APP大致可分为投资类和借贷类两种,其中的诈骗套路也有所不同。

今年5月,辽宁省章某经朋友推荐下载了假冒“平安证券”APP,先后投入了18万元。不久章某收到了平台升级的通知,并按提示进行了升级操作,但平台显示其账号为“风险账户”,存在洗钱嫌疑,需要向监管部门的“安全账户”进行转账验证,否则无法正常使用。章某多次进行转账,合计被骗25万元。

除了升级、验证,投资类APP还会引诱用户盈利后追加投资,然后制造“提现失败”等异常故障,直至无法访问。今年4月,广西用户张某某下载了假冒“中邮证券”APP,跟着微信群里的“老师”进行投资操作。一开始投入了10万元,盈利后又追加了30万元,结果发现投资持续亏损。张某某打算将剩余的钱提现,但多次提现失败,且平台催促其继续追加投入。张某某察觉异常,随后该平台便无法访问。此外,收取风险保证金、VIP增值服务费也是诈骗分子的常用伎俩。

与投资类APP吸引有闲钱的网友不同,假冒的借贷类APP瞄准的则是急需用钱的群体。他们往往以银行卡号错误、账号被冻结为由,要求用户多次转账进行频繁验证。有的则以提现需要先交金融贷款保险费和验资费为借口,骗取用户钱财。

今年6月,山东省秦某某在假冒“马上金融”APP申请贷款10万元,平台要求先交1万元金融贷款保险,否则不能提现。秦某某按要求交钱后依然无法提现,平台要求再交5万元验资费,并承诺会将保险费和验资费一并返还,秦某某充钱后合计被骗6万元。江西省的彭某则在假冒马上消费金融旗下的“安逸花”APP申请贷款时被骗。他在提现时,系统提示银行卡号错误,账户被冻结。平台让其转账1万元以证明是本人操作,彭某转账后账户恢复正常,随后发现账户又被冻结,平台声称彭某操作失误,需继续验证。

360数科反欺诈负责人刘涛告诉《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诈骗分子的套路大致有5步。首先,用“高额度、低利息、不查征信、到账快”等夸张内容,以网页、短信、广告等方式“广撒网”吸引眼球,用以筛选和锁定有借款意愿的诈骗目标。第二步,骗子假冒客服通过手机号添加支付宝或微信好友,发送伪造的身份证、工牌、公司营业执照、职场短视频、红头文件等PS图片或视频骗取信任。第三步,诱导下载假冒APP,通常假冒APP和正规APP的名称、图标以及功能体验十分相近,用户难以分辨。第四步,实施连环诈骗,当受害者无法提现时,骗子会谎称其银行卡异常,账户被冻结了,需要缴纳解冻费才能提现转账。最后,当受害者发现自己被骗后,诈骗团伙则上演一出“金蝉脱壳”,“客服”失联,假冒APP关闭使用。

防范骗局要做到“三不”

记者注意到,早在2021年9月,北京银保监局就专门针对假冒金融类APP诱导借款转账骗局发布风险提示,提醒消费者做到“三不”。

一是不随意下载假冒金融类APP。不点击不明链接,不随意在不明网站下载假冒金融类APP。凡是有金融需求都要找正规金融机构,去官网下载相关APP。二是不盲目支付所谓前期费用。正规的金融机构在正式放款前是不会向借款人收取任何费用的。网民应擦亮双眼,遇到需要提前收费的所谓金融公司,请提高警惕、及时核实、迅速远离,避免上当受骗。三是不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消费者一旦发现自己被骗,要保持冷静,及时留存相关证据,第一时间拨打报警电话,通过法律途径保护自身权益。

国家网信办有关负责人也在发布典型案例时指出,诈骗分子假冒投资平台诱导欺诈网民,让网民遭受严重的财产损失,还可能带来个人信息泄露,应该引起足够关注。广大群众要通过官方正规渠道下载APP,出现非官方客服联系的情况,要注意核查对方身份,切勿进行转账操作。

  • Tag:

相关文章

  • 芬兰军方:2023年起将沿芬俄边界修建防护栏

    澎湃新闻记者 南博一当地时间11月18日,芬兰边防军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芬兰计划自2023年起沿芬俄边界修建带铁丝的防护栏。据11月19日报道,18日,芬兰边防军公布了自2023年起沿芬俄边界修建带铁丝
    2025-07-06
  • 再加5亿,欧盟对乌克兰军援总金额将提升至25亿欧元

    欧盟对乌武器融资预计增加5亿欧元约合人民币34亿元)。据彭博社7月14日报道,相关人士透露,欧盟成员国将在7月18日举行的欧盟外长会上,就增加价值5亿欧元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一事达成协议。在增加援助后,
    2025-07-06
  • 摆脱“对华依赖”?德国这股暗流从何而来

    【环球时报驻德国特约记者  青木】今年是中德建交50周年。关注最近两三个月的德国舆论,《环球时报》记者发现在涉华报道中的一大主题透着德国人的一种纠结和不自信,那就是“德国过度依赖中国和必须减少对华依赖
    2025-07-06
  • 在国际港口感受中国外贸热度:对华运输量巨大,商品范围面广泛!

    【环球时报驻韩国、德国特约记者 张 静 昭 东  柳 直】中国海关总署13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以人民币计,今年上半年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9.4%。其中出口11.14万亿元,增长13.2%;进口8.66万亿
    2025-07-06
  • 港交所CEO欧冠升:海外投资者对中国资产仍兴趣浓厚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唐燕飞 时娜)11月22日,港交所行政总裁欧冠升在2022论坛上表示,近期港交所前往沙特阿拉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和新加坡,分享港股市场的投资机遇。在整个行程中,他热切感受到人们
    2025-07-06
  • 横店30亿接盘百家影院,房企电影梦碎?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来源:英才杂志账上不过5亿现金的,为何愿意花30亿来收购?疫情发生的3年里,电影院的日子越过越难。根据艺恩数据,2019Q1、2021Q1、20
    2025-07-0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