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车企踏入手机圈 星纪时代收购魅族 “官宣”落地

作者: 肖逸思
7月4日,官宣湖北星纪时代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星纪时代”)与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下称“魅族科技”)在杭州举行战略投资签约仪式,又车星纪时代宣布获得魅族科技79.09%的企踏控股权,并取得对魅族科技的入手单独控制。
星纪时代称,机圈本次战略投资后,星纪魅族科技会作为独立品牌继续保持运营,时代收购魅族科技创始人黄章将继续任公司产品战略顾问。魅族双方在保持品牌独立的落地基础上,覆盖不同的官宣消费电子细分市场,如高端智能手机、又车XR技术产品、企踏可穿戴式智能终端产品。入手
天眼查股权穿透信息显示,机圈星纪时代的星纪最终实控人是吉利董事长李书福,后者持股比例约为61%。
相关数据显示,魅族科技2021年手机出货量仅为150部左右。与此同时,手机行业今年也遭遇整体性下滑。中国信通院数据显示,今年5月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2055.9万部,约为同期手机出货量的98.8%。今年前5个月,智能手机出货量1.06亿部,约为同期手机出货量的98.2%。分析机构Gartner称2022年全球PC出货量将下降9.5%,全球手机的出货量将下降7.1%,全球总设备出货量将下降7.6%,其中大中华地区的智能手机出货量将下降18.3%。
在此背景下,星纪时代如何重振魅族科技?星纪时代副董事长、魅族科技董事长沈子瑜表示,正如同汽车销量虽然出现了下滑,新能源汽车却因为创新的体验供不应求。手机产业低端产品同质化严重,高端手机可供选择的机型却不多。
记者此前从吉利方面获悉,李书福布局的手机业务定位高端智能机,将发挥吉利和沃尔沃生态圈在设计、研发、高端智能制造、产业链管理等领域长期积累的经验,以及正在建设的时空道宇低轨卫星网等全球化布局优势,实现超级协同。简单来说,吉利目前造手机的大致逻辑是要打通其在汽车、卫星和手机之间的生态链。
今年6月初,“吉利未来出行星座”首轨九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以一箭九星方式发射,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吉利成了国内首个成功发射卫星的车企。
李书福的这一套“打法”与CEO马斯克的产品布局颇为相似。
汽车和手机均作为消费者智能生活的终端和入口,双方之间的交集正在不断叠加,为打造一条闭环生态链,这两者逐渐成为跨界的蓝海。手机厂商如、、华为、等已纷纷入局汽车行业,而车企反向跨界造手机也在渐成气候。
今年3月,造手机的传闻也得到了董事长李斌的证实,他表示,该项目仍处于调研阶段。
日前,市场上也传出上汽集团造手机的消息,对此,上汽集团技术管理部副总经理沈浩明表示,随着汽车的进化,手机厂和汽车厂商进行合作是大趋势,上汽集团也在思考策划与手机制造商的深度融合。
记者从一接近上汽集团的知情人士处获悉,上汽集团大概率不会像吉利和蔚来一样亲自下场造手机,更多的可能是和手机厂商进行深度合作。
车企为何蜂拥跨界造手机?
李书福认为,当前,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催生了大量新业态、新模式,消费电子行业和汽车行业的技术创新和生态融合势在必行。
他表示,在未来移动互联时代,手机与汽车是互联互通的两个终端,通过手机控制汽车已是趋势,如果车企采用第三方手机或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自己造手机则可避免这种风险。
相关文章
- 边万莉 / 撰文变则通,通则久。在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之时,银行业经营发展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商业银行经营分化的趋势愈加明显,这将是一场爬坡过坎的“马拉松”。2022年上半年,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2025-07-06
- 格隆汇1月25日丨阿斯麦(ASML.US)跌1.66%,报658.9美元。阿斯麦第四季度营收64.3亿美元,超预期的63.8亿美元;每股盈余4.6美元,超预期的4.26美元。公司预计本季度营收63美元2025-07-06
欧洲央行管委Vasle:未来两次会议各加息50基点是适当之举
欧洲央行管委Bostjan Vasle表示,央行应该在2月和3月会议上加息50基点。据斯洛文尼亚央行的声明,其行长Vasle认为“未来两次会议上进一步加息50基点是对当前通胀趋势和预期的充分回应”。欧2025-07-06- 北京时间25日凌晨,美股周二午盘涨跌不一。纽交所出现技术故障后,现已恢复正常交易。市场关注密集出炉的美股财报以研判美国经济状况,并继续权衡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前景。经济数据显示美国企业活动连续第七个月萎缩2025-07-06
把握趋势挖掘潜力 机构投资者与优质公司共成长 价值投资理念深入人心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专业投资机构持股占比提升:从10年前的15%左右提升到目前20%至25%的水平。机构投资者中,公募、外资、私募和保险合计占比超过90%。核心资产2025-07-06- 中新网约翰内斯堡1月24日电 记者 王曦)南非当地时间1月24日,即将离任的南非国家电力公司首席执行官安德烈·德·鲁伊特在向南非议会金融监管机构介绍限电措施时表示,该公司目前的领导层正在为“过去的错误2025-07-0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