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中塑料颗粒对人体造成健康风险

每人每周平均有5克塑料颗粒进入人体胃肠道。食品这大致相当于一张信用卡的中塑造成重量。目前有大量研究正在调查摄入的料颗粒对微塑料和纳米塑料是否会对健康造成危害,但迄今为止仍不清楚。人体来自维也纳医科大学的健康一个研究团队现在总结了关于这方面科学知识的现状。该综述文章近日发表于《暴露与健康》杂志。风险
这一课题的食品医学研究主要集中在消化系统上,在消化系统组织中可以发现微塑料和纳米塑料颗粒(MNPs)。中塑造成实验研究表明,料颗粒对经胃肠道摄入的人体MNPs会导致肠道微生物组的组成发生变化。该研究团队由Elisabeth Gruber(维也纳医科大学普通外科内脏外科部)和Lukas Kenner (维也纳医科大学病理学系、健康综合癌症中心病理部和维也纳总医院)领导,风险他们报告称,食品这些变化与糖尿病、中塑造成肥胖或慢性肝病等代谢性疾病的料颗粒对发生有关。
除了对肠道微生物群有影响,科学家还描述了促进MNPs进入肠道组织的特定分子机制。通过具体分析表明,在一定的物理化学条件下,胃肠道中的MNPs可以越来越多地被组织吸收,并激活参与局部炎症和免疫反应的机制。纳米塑料尤其与生化过程有关,而生化过程对致癌至关重要。
纳米塑料的尺寸被定义为小于0.001毫米,而0.001至5毫米的微塑料在某种程度上仍然可以用肉眼看到。MNPs从包装垃圾和其他来源进入食物链。塑料颗粒不仅通过海洋生物或海盐等食物进入人体,尤其是饮用也起到了一定作用。
根据一项研究,每天从塑料瓶中饮用1.5至2升水的人,仅以这种方式每年就会摄入约9万个塑料颗粒。然而,根据地理位置,选择饮用自来水的人可以将摄入的塑料颗粒减少到4万个。研究人员还发现,从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瓶中提取的外源激素广泛污染了矿泉水。已知外源激素具有雌激素活性,可在体内致癌。
塑料颗粒对健康的潜在不利影响可能对慢性病患者尤其严重。“健康的肠道更有可能抵御健康风险。但胃肠道的局部变化,如慢性病甚至消极压力的出现,可能使它们容易受到MNPs的有害影响。”Kenner说。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07/s12403-022-00470-8
来源:中国科学报
相关文章
- 人民银行日前发布的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明确了下一阶段主要政策思路。报告提出,加大稳健货币政策实施力度,搞好跨周期调节,兼顾短期和长期、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坚持不搞“大水漫灌”,2025-07-06
- 韩国对朝专门网站“Daily NK”14日刊登一篇关于“8名朝鲜军人逃亡中国”的报道。虽然该报道未能拿出任何证据,但韩国主要媒体15日都进行了大幅转载。2025-07-06
- 2月24日,货拉拉运营主体——深圳依时货拉拉科技有限公司因修改服务协议和交易规则未依法公开征求意见,被深圳市监局福田监管局罚款40万元。日前,重庆货拉拉司机吴师傅向上游新闻热线966966/上游新闻A2025-07-06
- 国庆大假期间,重庆着实凭“实力宠游客”连续两天登上微博热搜榜,然而重庆楼市却未能借此“热”上一波。国庆大假期间,《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实地走访时发现,重庆有不少楼盘项目推出了特价房、到访有礼、成交送大礼2025-07-06
爱波瑞集团董事长王洪艳:左手用精益降低浪费,右手用数字化技术提升全价值链水准,是企业绕不过去的路径
11月22日-25日,世界智能制造大会将在江苏南京举行。作为专题论坛之一,制造智能决策控制工业软件)论坛由世界智能制造大会组委会主办,爱波瑞江苏)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南京德锐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联合承办2025-07-06- 记者今(25)日从重庆市自来水公司获悉,由于重庆市自来水公司计划于2016年1月30日(星期六)上午9:30至1月31日(星期日)24:00对自来水收费系统进行升级转换。届时,包括沙坪坝、渝中、北碚、2025-07-06
最新评论